第六十六章 背后有鬼 (第1/1页)
幺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hbjsschoo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十六章背后有鬼
大臣们闹腾了两三个时辰,哭声越来越响。
“禀太后娘娘,曾大人哭晕过去了。丁大人哭得老毛病犯了,被人抬到太医院去了。”太监来禀到。
周太后有点心虚,有点吃不住了。她想了想,无奈地说:“传哀家的话,有事好商量。这是何苦呢!”
大臣们听了周太后的传话,知道事情有了好转,于是都擦干了眼泪,看周太后怎么说。周太后开始讨价还价了——
“钱家老太太可以同先帝同,但是,她须得躺在右边,左边给哀家我留着。”
争也争了,谏也谏了,哭也哭了,闹也闹了,好歹有了“同”的结果。百官也再也没有辙了,答应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钱太后终于被葬在裕陵,与先帝朱祁镇合葬了。
但周太后暗中派人去捣鬼,钱太后虽然与英宗同陵墓,却异隧,葬处距离英宗玄堂有数丈远,中间的隧道被填满了。嘿嘿,让你和先帝老死不相往来!而左边周太后的隧道却是空的,方便死后和英宗继续来往。
钱太后死了,这位神秘的妙龄姑娘再一次出现了,她来到了仁寿宫,来了却自己最后的心愿。
黑漆漆的大殿,只有一盏像豆苗的灯火在忽闪着,那些即将被拆去的白绫还在房框上飘零,虽然已到夏季,殿里的阴森和寂寥也让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你来了——”
问这话的人是钱太后的贴身丫鬟宫嬷嬷,她正坐在灯前,形容如槁木。
“是的,我来看看太后的旧居,感受一下太后的身影。”她低低地回答到。
“好孩子,不枉太后生前对你的栽培和信任。”
“是的,太后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难忘。”她说。她望了望四周,除了眼前的灯光和形容枯槁的宫嬷嬷,什么人都没有。
“太后的遗言你还记得吗?”宫嬷嬷问。
“记得,没齿难忘。”她回答。
“好,记得就好。”宫嬷嬷看着她说:“我们起风了吗,为什么这么冷?”
她低低地笑到:“没有起风,是嬷嬷累了——来,嬷嬷躺着休息一会,我去替嬷嬷倒杯水来。”她扶着嬷嬷在躺椅上靠下,这把靠椅是钱太后生前最喜欢靠的躺椅。
她站起来,故意问了一句:“来人啊,倒杯水来——没人吗?”
哪里还有什么人!所有的人早就散了,都歇一边去了……只等明日来打扫宫殿,清除宫殿里各个房间门楣上的白绫。不久的将来,这里又将是一派繁华绚丽的景象……不知又是哪一位德高权重的人物会住进来,一切的繁华抑或苍凉都将被另一番繁华和苍凉所取代……
她自己去案边拿了水壶,还好,水壶里还有水,用手轻轻一碰壶壁,居然还是温热的。她将眼睛的余光微微瞟向了躺椅上的宫嬷嬷,见她正两眼闭着,不知是在养神还是在追忆过去……
她偷偷地将掩藏在指甲盖里的一点微少的白色粉末,弹进了一个茶杯里,然后往里面掺上水。
“嬷嬷,来喝点水吧。”
她见茶杯递到了宫嬷嬷的唇边,宫嬷嬷也没伸手接,就顺势喝了下去……整整一天了,没有人给她倒过一杯水,她已经忧伤了好几天了。
“睡吧,睡一会吧——”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为人知的笑。
终于可以歇着了,所有的罪恶都让钱太后和她的贴身丫头都带进坟墓里去吧。她还想笑啊……她又回头看了看,那个常年躺在那把躺椅上的,令她又敬又畏的人终于去了,而眼前这个躺在上面的人也将跟随而去,她从此自由了,从此不必再背负沉重的包袱了。她该做的事,已经做了;她让她继续做下去的事,她也不愿意做了,她自由了。
“小太子,她们主仆二人都来陪你来了,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她飞快地穿过黑幽幽的长廊,走出了这座对她来说意味着罪恶的宫殿。
夜,黑漆漆的夜,连星星和月亮都躲了起来的夜。
她从发髻上取下一根坚硬的牛角发簪,蹲在阴暗的花树下使劲地挖着,不久就挖出了一个坑。她从怀里掏出一个蓝色的小瓶子来,看了看,将瓶子放进坑里,然后迅速地埋了……站起来用双脚在上面踩了踩……
为了掩盖新土的痕迹,她又从附近扯了些青草和草根来抚在上面,然后又在上面踩了几踩,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可是她做梦也没想到,在不远处的黑暗里,一双眼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前脚刚刚离开,后面便上来一个黑影,掏开了她才刚掩住的土坑,找到了那个蓝色的瓶子。这黑影用双手将小瓶上的泥土抹了抹,然后从衣袖中扯出一条小帕来,将蓝色的瓶子包好,塞进了怀里。她又学着她的样子,将刚才掘开的土重新填上,夯实,也从附近抓来一把青草和草根,抚在上面,然后用脚在上面踩了几踩……
一切都和从前没有两样了,这个黑影才踏踏实实地、偷偷摸摸地转身离开。
……
这个流火的夏天,注定有些人是心满意足的,周太后便是一个。柏妃怀孕了,万贵妃的气焰也给打下去了,“钱老太太”的事也做得满意极了,她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美中不足的是,这平淡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缺乏激情了,她一直是个精力旺盛好斗的人,没有男人的日子,便将满腔精力用来与钱太后斗:如今钱太后去了,能与她公然斗争的人几乎没有了,她便觉得日子如白开水般无味,她又开始怀念起锦绣嬷嬷来。
要是锦绣在该多好啊,她总是会想到刺激的事来让她高兴、满足。看看身边的喜儿、双儿、红儿等,贴心是贴心,可都是年轻姑娘,没尝过那些事的。虽然锦绣去了后,她又亲近了另一个她的陪嫁丫头纹绣,但纹绣终究不如锦绣那么有趣。
因前些时候为钱太后后事做道场,请了一些和尚道士来超度,内中有个道士叫住妙观的,生得仪容俊雅,还写得一手好字。这周太后见了,当时就在心中感叹:好个齐整人物!如何却出了家?
要是锦绣在,她这话就说与她听了,那锦绣定会想方设法地弄来给她取乐。如今这纹绣,在这方面却少了心思,没有一点志同道合之处。
想那妙观道士也有些意思,那日张挂三清、通灵、舞动法器、招魂……周太后将他细细打量,他也把眼回看,正中了她的眼光……那眼光里除了羡慕,还有一种过来人才能知会的意味……反正就是那种猫儿闻到了鱼腥味,有引诱便有回应。
原来这寂寞的妇人啊,最怕的就是多情,一旦心里动了情,那个人便怎么看怎么中意。真是:长有长妙,短有短强;壮的丰美,瘦的俊俏,就没有不妙之处。偏偏他又叫妙观,这不是活脱脱的是周太后碗里的菜吗?
却说,周太后躺在床上想着想着,刚刚朦胧睡去,忽听得床前脚步响,抬头起看,只见一个人揭开帐子,飕地钻上了床来……
只听那人说到:“多蒙娘子秋波暗示,小道哪敢不留心?趁此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来与娘子做成好事……”说着就将一根黄瓜般长短大小的男人的东西,一把塞进了她的体内。她并不推辞,来者不拒,慨然承受。
正做得酣畅淋漓之际,只见皇儿朱见深闯了进来,一把揭开了帐子,周太后赶紧将道士丢开……吃此一惊,猛然醒来,却是南柯一梦。
周太后醒后,把手往一摸,只见两腿之间已经水淋淋了,连席子上也有了,忙摸出手帕来抹净了,心里叹了口气:“可惜是个梦——”
于是一夜睡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