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时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hbjsschoo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隆冬时节, 少有的艳阳天。
大清早的,大学士府便忙活开来,各处仍挂着红灯贴着红纸, 红烛未灭,墙角檐梢都弥漫着昨日的喜气,府里的丫鬟们新领了红头花红辫绳,赶早就戴在了头上,端着杯碟碗盏在各个院里走动, 远远望过去,真如年画一般。
二房这一片院落, 是由三个屋子并中间围隔起来的一个小院构建而成,正屋由当年老太爷亲自题名:白鹤园。
传闻是穆老太爷少年时被高人指点,养白羽的禽鸟可旺他前程, 于是老太爷便养起了白鸽, 白雀,可这些鸟雀养不到几日便四散飞走,后来一直养到白鹤, 方才安定下来,穆老太爷也果真如命理而言, 皇榜高中, 官运亨通, 一路青云直上做到殿阁大学士。
穆家有将近二十年间, 一直养着一园白鹤,珍馐玉食伺候的极佳, 后来那园白鹤慢慢垂老,在最后一只死后,穆老太爷为白鹤立碑, 在家中起建白鹤园,吩咐子孙白鹤襄助穆氏一族腾达,务必尊重,日供香火,白鹤园建成以后,穆老太爷便将嫡孙穆东亭安置进去,自此一住多年,无病无灾,身康体健的长大。
白鹤园左右两侧的屋子,一个叫望鹤园,一个叫守鹤园,三个屋子中间围成一片空地,一左一右栽种了两棵梧桐树,院子中间还有数只瓦缸盆莲,可惜在冬日里都枯败了,因是新婚,怕这枯莲触了新奶奶的霉头,因此早早就拿绣了莲花的红绸包裹盖上了。
院子里有人在扫地,下人们起得都早。
前院里来人送糕饼,进了门就问院里扫地的人,“二奶奶起了吗?”
扫地的是二院的小丫鬟莲瓶,抬头见是太太身边的秋萍,便笑道:“没呢!”
“二爷也没起吗?”秋萍又问。
“没起。”莲瓶道。
秋萍笑了笑,“这可不像咱们二爷啊,看样子这位新娶的奶奶挺能折腾,小媳妇漂亮就这点不好,伤身。”
莲瓶笑道:“你再胡说,一会宋妈妈来抓你了!”
“宋妈妈是谁?”秋萍不认识这个人,二爷身边仿佛也没有姓宋的。
“是二奶奶的陪房,可凶了!”莲瓶又问,“怎么,是太太急了,让你催来了?”
秋萍一笑,“我有几个胆子敢催啊?是太太觉得二奶奶从南边嫁过来,怕她吃不惯这里的东西,叫我过来给你们院的小厨房送点糕饼,都是专门从做苏点的铺子买回来的。”
莲瓶道:“太太看着凶,有时候还挺好的。”
秋萍好笑道:“你还揣摸起太太来了?对自个亲媳妇,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你看她对你能好吗?”
莲瓶斜她一眼,又道:“唉,你说我要不要一会给二奶奶打洗脸水啊?我总得上前凑凑去吧,不能一辈子被青瓶她们压着啊!”
她甚为伤感道:“我可真惨,当人没人家漂亮吃得开,当狗还没人家会叫唤!”
秋萍指点她道:“你信我,青瓶那丫头没几天风光日子了,原先二爷不管院里,她娘老子又在外院当差,这才叫她张狂得意了几天,如今二奶奶嫁过来,这院里有了女主子,风向都得变,你长得一般,看着老实巴交的,二奶奶肯定用你,太太奶奶们都喜欢你这样的,你看着吧,像青瓶那样的妖精马上就要垮了,要不是她娘老子护着,她早就该垮了!”
其实是好话,但怎么听着就是不得劲儿,莲瓶只好讪讪笑了笑。
里屋,翡玉正在床铺上找肚兜,翻的乱七八糟的,也不知压哪儿了。
再看看穆东亭衣衫都是完整的,自个却连亵衣都不知道扯哪去了,白花花的肉,遮都遮不住,气死!
用脚踢了踢,好像是给蹬到床尾去了。
于是翡玉坐在那里思考了半晌,是把被子掀开拿好呢?还是钻过去拿好呢?
主要光着胳膊属实有些尴尬。
思考了一会,她准备从被子里钻过去。
然后刚把被角掀开一个小缝儿,手腕就被一把抓住,吓得她差点叫出来,“你干什么啊?”
穆东亭眸色如墨,笑着看她,“你在干什么?”
“我拿衣服。”翡玉道。
“我给你拿?”
“不要!”翡玉急忙拒绝。
然后又犹豫了,他醒了,她钻过去?有点危险,算了。
于是躺下来,蒙上被子,往下缩,好不容易伸手拽到了压得皱巴巴的水红色肚兜。
穆东亭就在旁边,枕着头,颇有兴致的看着她。
翡玉想在被子里把肚兜穿上,刚一拉,发现带子断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她不想起来了,就睡着吧。
头顶上穆东亭如炬的目光扫下来,翡玉咬着唇问,“你看什么?”
“看你啊?”他十分理直气壮。
红纱帐暖,龙凤花烛仍在灼灼燃烧,穆东亭俯下身,将头埋在那细腻嫩白的肩颈处,轻嗅馨香,缓缓道:“我想……”
翡玉立刻接话道:“我想吃饭,我饿了,你饿吗?嗯,你饿了,走吧,起来洗漱吃饭,一会还要去请安。”
身上酸疼未消,她经不住想,难道所有的新婚的男人都这样嘛?
还是她见识浅了?
昨夜那是洞房吗?那是把她往死里折腾吧?
相敬如宾啊,这才是夫妻和睦的四字真言,怎么穆二爷您就不明白呢?
可是没办法,谁叫她毫无还手之力,反抗就像是挥舞着爪子的奶猫,全然没有威慑力,还叫人就想欺负她。
翡玉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今晚要还这样,就把他轰到外间睡,要不她就装病,头疼脑热的好装。
外边丫鬟敲门进来的时候,两人已经换好衣裳,并肩从内室走出来。
一脸正经的,看不出什么不妥。
翡玉看了看旁边的穆东亭,心想穿上衣服又像个人了,脱了衣服就不是人!
门外豆苗和豆蔻端着铜盆,棉巾,香露和皂角进来,跟在后面提热水的是莲瓶。
翡玉坐在梳妆台前,用打湿的棉巾擦脸,问起旁边那个脸生的小丫鬟,“你是哪个来着?”
莲瓶一直低着头,突然听到二奶奶点她,忙慌的回道:“奴婢莲瓶。”
“哦,你就是莲瓶啊。”翡玉点点头。
她记得穆家应该是给了她八个人,她点了四个在内院伺候,青瓶,莲瓶,银瓶,佛瓶。
其实除了佛瓶,剩下三个都是原本就在这个院子里的,她想着既然是待惯了的,那就别轰人家了,反正她身边有豆苗豆蔻,也不缺人伺候,院里放几个人,放谁,其实她都不在乎。
翡玉又问,“怎么就见着你一个?那几个呢?”
莲瓶道:“她们在厨房准备饭菜,青瓶姐姐磨了鲜豆浆,一会……”
这莲瓶看着老实,也有点小心眼,话到嘴边,突然想给一直不对付的青瓶上个眼药,于是就阴阳怪气道:“青瓶姐姐说不敢见二奶奶,您是金贵人,怕伺候不好您,她就愿意在厨房弄弄饭食。”
翡玉笑了笑,“是吗?”
莲瓶看她在和豆蔻商量梳什么头,也不知听没听进去,反正她说了,给青瓶找了不痛快,心里就很得意。
待洗漱完,用过饭,穆东亭和翡玉便一同前往正院请安,翡玉盘了个中规中矩的元宝髻,戴着成对的玉钗和缠花,穿着橘红金绣的褂裙,颜色敞亮,看着喜庆,人也显得有精气神。
今日是新婚头一天请安,但求周到得体,万不能打扮得太过招摇作艳压群芳之态,穆府这样人家,决不会喜欢张扬之人。
到了前院里,便是一一奉茶认人,先敬老太太。
穆家的老太爷已于数年前过世,翡玉早起已经在祠堂拜过。
从老太爷起,穆家仕途不断,老太爷曾累官至殿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仁圣大学士府的牌匾便是从这一辈赐下,穆老太太是一品诰命,家里还有两个老姨奶奶,如今都还活着。
穆大人如今官至从一品左都御史,穆太太出自河西名门,也荣封二品诰命,娘家弟弟官居三品按察使,娶的舅太太出自金陵大族。
二老爷外放在关州,娶的是关州大户崔氏的嫡女,最小的姑太太嫁给了阳灵侯做夫人。
穆家,堪称满门显赫,朝堂股肱。
到这一辈起,大姑娘东云是太太嫡出,自小聪慧美貌,在永平二年的选秀中被选入东宫,封太子良娣,次年诞下皇长孙,也是太子爷唯一的儿子。
不知是东宫太过险恶还是太子的子嗣缘薄,孩子总是生了死,死了生,迄今养大的也唯有一子二女,最小的女儿还是个胎里不足的病秧子,因此对良娣生下的长子更是万分看重,如含珍宝。
大爷东宁出自姨太太郁氏,比起父辈祖辈算是稍差些,如今才做到六品的内阁侍读,还是仰仗了家里的余荫,娶妻黄氏,也是京都名门,不过出自继室,家族近些年又逐渐没落,这才将她许给穆家的庶子以求联姻。
黄氏嫁过来有些年数了,大房有二子一女,两个儿子都是黄氏生的,姑娘是妾室月香所出,不过今日这样的场合,黄氏自然不可能允许月香前来,连带着她生的女儿也不让带出来见人,对外只说是月香身子不好怕见风,为此这位素来唯喏的姨奶奶也着实是恨了一回。
有大奶奶这个心眼儿针尖大的主母在,平常想见大爷那就是千年等一回,好不容易盼着二奶奶进门能去长辈和夫婿面前转一转,叫人家看一看还记得有她这么个人,就这还被大奶奶拦下了,任谁也生气!
大姑娘东云和大爷东宁是同一年出生,大姑娘先生,按年纪排算是家里正正经经的老大,那一年太太生了女儿,郁姨娘生了儿子,那可是一个垂头丧气一个风光无限,两人年轻时明里暗里没少斗,你名分上压我一头,我就在子嗣上压你一头。
家里排老二便是穆东亭,穆家唯一的嫡子,隔了四年才生下这个儿子,穆太太的头自此也算是抬起来了。
二姑娘东春亦出自郁氏,今年刚满十五,与她同年出生的三姑娘东燕出自姨太太陶氏。
再往下还有个小三爷东昱,年纪尚小,还在念书,也是陶氏所出。
另有一个才进门没几年的姨太太梁氏,和大姑娘东云年纪一般大,十分年轻漂亮,很是得宠,如今尚无子嗣。
这么些人,往厅里一坐,还有小辈儿的,显得十分热闹。
穆东亭和翡玉先给老太太敬茶,在老太太跟前翡玉有些谨慎,大气儿不敢出,不过老太太倒是挺和蔼的,也很喜欢她,喝了茶,将自己从前陪嫁的一对儿石榴金钗送给她。
再给两个老姨奶奶和穆大人夫妇敬茶,也纷纷送了东西给她,穆太太给的尤为贵重,是一副七宝佛门珠串,用玛瑙,翡翠,玳瑁,珊瑚,绿松石,黄玉,珍珠串制而成,分为耳坠,项圈,手链,脚链各一对,毕竟是自个亲儿子的媳妇,比起当年给黄氏的可是要珍贵许多。
翡玉很恭敬的接下,道:“多谢母亲。”
这就算是改口了。
几位姨太太也一一见礼,然后见过大哥和大嫂子黄氏,黄氏赠了一副珍珠头面,翡玉收下,又给几个庶出的弟弟妹妹送出见面礼,给两个姑娘的都一样,一对羊脂玉佩,一盒苏制香粉,一套笔墨纸砚。
两个姑娘收下东西,含笑道谢。
大嫂子黄氏在旁边看着就闷闷不乐了,她出身不错,但是读书不多,见翡玉给两个姑娘送笔墨,就难免不多想。
这个弟妹啊,给姑娘家送点香粉胭脂倒合适,送笔墨是为什么,是想显得自己有学识,叫别人觉得她甚有内涵?
她可是最讨厌那些吟风弄月填词作诗只为博人赞叹的假清高了!
翡玉此刻还在给黄氏的孩子戴上小金锁,倘若她知道黄氏正在心里编排她,只怕要呕血三升。
她可太冤枉了,因为那些笔墨纸砚根本就不是她准备的,那都是穆东亭准备的。
大房的妾室月香,她也有个孩子,虽没抱过来,但翡玉也给了东西,是枚玉葫芦,男戴金女戴玉。
人可真是多,记得她脑仁儿疼,一早上坐下来,现在一个劲儿只会笑了,而且穆家认人只说一遍,本来就紧张,这下更记不得了,回去还得找穆东亭给她再说一遍。
就那几个姨娘,她就没记清姓什么叫什么,其实大概齐也知道谁是谁,但是一来不熟悉,二来话赶话容易记混。
所以她这一早上也没敢带着姓叫,生怕叫错人出丑,要不就不开口,人家要找她说话,她就笑着说姨娘说的是。
不管是这个姨娘还是那个姨娘,反正都是姨娘。
请过安,见过礼,又摆了一桌早点,汤汤水水,干的湿的,甜的咸的,二三十道不止,这是新妇在夫家吃的第一顿饭。
然而翡玉和穆东亭早就是吃完了来的,所以只规规矩矩吃了一两块点心,喝了半碗汤就撂筷子了。
这顿席,翡玉觉得大家多半都是吃的第二顿,毕竟这种场合也不能敞开了吃,谁会真饿着肚子来。
然后转头就看到穆太太,吃得挺香,好吧,这位可能真是空着肚子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回来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