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山旧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hbjsschoo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雁塔已经修建完成了。
这座塔最初是工部奉旨建造,后来大唐联佛灭道,又反手把佛门赶出了长安,工部的人撤走了,留下来的僧人就继续建造,最后金蝉子来了,石猴成了禅宗之祖,朝廷就又派了工匠和金蝉子等僧人连夜赶工,金蝉子甚至不惜破戒,动用法力。
于是停了又停的大雁塔,反而两个多月完了工。比起本身工部的十五年工期,有了曾经的灵山四十八佛陀之一、如今的禅宗第二佛陀相助,竟然连预定工期的零头都不到就完工了。
大雁塔共有七层,原本的图纸有九层,然而现在塔顶上还立着一尊时隐时现的金光佛陀身,挡住了大雁塔的上升空间,于是九层塔被迫改为了七层。
每层塔身高三丈,七层塔总共高二十一丈,塔顶尖上有一琉璃珠,里面装着道信从江南带回来的禅宗僧人的骨灰。每层塔共有八面,每一面上都有一块空白的、尚未雕刻的石板,那是留给禅宗未来佛陀的,最上层的八面石板,正西面刻着金蝉子的佛像,在第七层塔楼,中央有一尊鎏金神像,那是手持定海神针,脚踏十二品业火红莲的石猴。每一层塔外,每一面石板往外都有飞檐,飞檐上都挂了风铃,每每有清风从芙蓉园掠过、从曲池而来,总会叮叮铃铃响成一片。
长安城里的房屋大都不高,普通百姓家两层便是顶点,超过两层就会有坊官上门,这是《唐律》。
平常人家最多能接触的最高的建筑,一般都是青楼、文院,钟楼、鼓楼向来有十六卫把手,普通百姓是不得靠近的,而寺庙、道观也大多平殿,高了不好,容易引发误会。
但若是官宦人家、豪门世家甚至皇亲贵胄就不在此列了,五进以上的大门院子,进去若是没有雕楼阁楼,便是让人看笑话。
可是长安豪门世家、皇亲贵胄虽多,也没有谁尚且起了如大雁塔一般高的阁楼,这些府门大多靠近皇城,若是修建七层的阁楼,且不提工匠在没有金蝉子这等灵山大佛相助有没有平地起七层的手段,就算是有,打死工匠也不敢。
毕竟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过着被人监视的日子,更何况是如狼似虎的大唐开国之君李二。越是锦衣玉食,就越不敢去挑衅皇权,毕竟是食肉者,家大业大,不能向光脚的一样不管不顾。
所以一座骤然拔地而起的大雁塔,就成了长安百姓最好奇的地方,甚至成了晋昌坊的路标。哪怕是在东市,人们都能远远望见大雁塔的大部分。
据说唐皇曾站在承天门的城楼上,还能看见已经比黑点还小的大雁塔。
金蝉子站在第七层塔楼上,望着东方的天空,怔怔出神,他在等待,等待归来的石猴,也在等待来袭的狂风骤雨。
石猴带回来的经书已经翻译出来了,现在禅宗的僧人们正在大雁塔第二、第三层塔楼里唱经,僧人们空灵澄澈的诵经声仿佛带着魔力,让狂暴的人安详,让受伤的人治愈。
他们的声音从大雁塔传出去,被赶来迎接的清风带走。
自从经文翻译完毕,每日临近午时,慈恩寺的僧人们便会到大雁塔二楼禅坐、诵经。
晋昌坊的百姓起初还会停下手里的忙碌,坊官坐在坊门后边,静静地接受心灵上的洗礼,这时候整个晋昌坊车马不喧,所有人、兽都会静静地聆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现在百姓们已经习惯了慈恩寺的诵经,每到这个时候,争吵的人会闭上嘴,赶车的马夫会放松缰绳,百姓们还是在劳作,只是都会悄无声息。
僧人们的声音被微风护送,就会传得很远,翻过了晋昌坊的坊墙,被送到了大业、昭国、修政、通善四坊,不会停下,诵经不会停下,于是声音还在远行。
兰陵、光福、崇义……
甚至务本坊都隐隐约约听得见。
僧人们的诵经,在禅宗、金蝉子和石猴分身金光佛陀身的加持下,大半个长安都被覆盖。
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过,朝堂上不少官员上奏,国子监传不进去,孔老祭酒就从景风门到启夏门,边走边听,一路走走停停听到了晋昌坊的坊墙外边。
最后孔老祭酒背着手,施施然走进了皇宫,对着唐皇摇了摇头。
从那以后朝廷明面上就再也不管大雁塔禅宗僧人的诵经了,只是暗地里派了十六卫护卫在晋昌坊四周,若是哪一日诵经出了问题,长安铁骑顷刻而到。
自从孔老祭酒安了唐皇之心以后,唐皇就对这最近在长安城里传得神乎其神的诵经来了兴趣,可惜诵经的声音传不进皇城,朝堂上的大臣也极力反对,更有甚者每日守在朱雀门,只要唐皇往朱雀门走来,就死死抱住唐皇的大腿,硬是不让唐皇出皇城。
对于此等忠臣之举,孔老祭酒是不屑的,唐皇更是不屑,自古以来马上打天下的皇帝都有着通病——
那就是对于自己极端的自信和对于险境无比的向往。
可是臣子尽忠于君、尽责于事,唐皇心中固然有万般不愿也只能听之任之。
最后不得已唐皇只能死了心思,每日听着百骑的汇报呷呷嘴,过过干瘾。
只有腓腓不爱听这诵经的声音,她一点儿没听出来舒坦开阔的感觉,倒像是有法力高强的秃驴想要偷她的钱袋子。
于是腓腓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背着小行囊出了国师府就要离家出走,像是躲猫的老鼠,慌慌张张地溜进了皇宫,把包袱一扔,呼天喊地地朝着长孙皇后而去。
于是住在长乐宫的高阳多了一个邻居,占据了她小院子的西厢房。
金蝉子终于等到了归人,他身形一闪,消失在大雁塔上。
石猴和山泽回来了。
腓腓是除了金蝉子以外第一个察觉到的人,刚住进长乐宫的腓腓连忙抓起行囊,跟赶来瞧热闹的高阳挥了挥手,就冲天而起。
从太极宫急急忙忙出来的大太监对着外边的宦官们吩咐几句,宦官们连忙朝宫外跑去。
半个时辰以后一声声急促的脚步声陆陆续续往太极宫而来。
宴会已经开起来了,腓腓的小桌子已经摆上了。等到最后一个进去太极宫的大臣到场,端着菜品的宫女鱼贯而入。
石猴端坐在丹陛下方第一个位置,紧接着是山泽,腓腓小丫头的专用小桌子在两人中间架起。小丫头一会儿靠着石猴傻笑,一会儿又往山泽嘴里塞羊肉,傻乎乎地笑着。
唐皇拿起酒樽,不漏痕迹地瞥了一眼宴席后方的官员,又回过目光,看向石猴与山泽,把酒樽高高举起——
“二位国师,饮胜!”
石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山泽举起酒樽回礼,宴会上所有的臣子也连忙举起酒樽,随着唐皇的豪饮,一饮而下。
这次没有舞姬,乐师在殿后面一边带警惕地看着小魔王腓腓,一边献上在大唐鼎鼎大名的《秦王破阵曲》。
没有人觉得乐师不合时宜,相反,这首杀伐间夹杂着欢庆的曲子,是在场所有大臣们心中最尊贵的曲子,非隆重场合而不可用。
大唐二位国师大破天庭,诛除道德天尊凯旋,配《秦王破阵曲》极为贴切。
“哈哈哈哈,国师,朕在太极宫热血沸腾啊!听闻国师南天门大战,战而胜之!壮大唐之威名,洗祖先之前耻。朕,可是狠狠舒了一口气!哈哈哈哈。痛快!朕请二位国师满饮此杯!饮胜!”
唐皇是真高兴,直接站了起来,对着石猴和山泽开怀大笑,而后又对着下方众人道:
“诸君,饮胜!”
“饮胜!”
“饮胜!”
所有人又举起了酒樽,痛痛快快。
只有山泽有些犹豫了,秦岭山神惧酒,这是长孙皇后从腓腓那儿套出的重要情报。
然而至于为什么惧酒,腓腓含混不清,她也不知道,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好像出过什么师父打死也不让说的大事。
在腓腓眼里以前师父很爱喝酒,秦岭山里有不少猴子,这些猴子分成了几个阵营,彼此之间摩擦不断,所以每每有新酿成的猴儿酒,都会你争我抢、迫不及待的孝敬给山泽,以此来寻求庇护。
然而堆满一整个山洞的猴儿酒仍是不够山泽挥霍,甚至堂堂秦岭山神还带着腓腓去偷猴儿酒喝,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岭山中的猴子阵营因为疑似猴儿酒被对方偷走而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直到后来山泽突然戒酒,偷盗事件才终止,秦岭猴子们的战国时代慢慢走向联邦。
唐皇有心照顾山泽,可石猴哪里肯让山泽养鱼,一把拎起腓腓,和自己换了个座,用法术从后面武将的位置上拿过两个小酒坛子,塞到山泽手里,把两人怀里酒坛的封口一拍,二话不说就要一口闷。
唐皇刚生出手来想替山泽求个饶,石猴已经拉过看着酒坛子呆傻了的山泽,举起酒坛子就往山泽嘴里灌。
山泽哪里反抗得过石猴,被拉着灌了一坛子酒。
唐皇面带忧色的看着昏头转向的山泽,只有他和长孙皇后知道山泽的秘密。
谁知道山泽双眼瞪圆,面不改色,突然一拍桌子,吓得腓腓一哆嗦,手里羊肉都掉了。
所有人闻声看去——
山泽拉过石猴,站了起来,环顾整个太极宫,看着诧异的众人,朗声道:
“诸位,今日由本神来给诸位讲述,秦岭山神山泽如何带领齐天大圣大破南天门!打得诸天星宿、漫天神仙瑟瑟发抖!”
山泽一只脚踏在青铜桌子上,口若悬河。
石猴一脸懵逼地看着山泽,摸不着头脑。
唐皇也一脸懵逼地看着山泽,无声地哀嚎,心里盘算着要怎样让酒醒后社死的大唐国师走出心理阴影。
众人正襟危坐,听书本质上也是八卦,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
腓腓一脸崇拜,大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本章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